中国女篮在近期一场重要比赛后,主教练宫鲁鸣接受了媒体采访。谈及球队备战中备受关注的“万次投篮”计划,他肯定了队员们的努力,但也指出了当前训练方式的不足。宫鲁鸣强调,单纯的原地投篮训练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篮球对高强度、高对抗性的要求,必须在训练中增加难度,模拟真实比赛环境,才能实现质的飞跃。
宫鲁鸣首先回顾了“万次投篮”计划的初衷。他表示,增加投篮次数是为了巩固队员的基本功,建立肌肉记忆,这是任何一支球队提升投篮稳定性的基础。在过去一段时间里,全队上下付出了极大努力,每天投入大量时间进行投篮练习,这种态度和付出值得肯定。从数据上看,队员们在无人干扰下的定点投篮命中率确实有了显著提升。
然而,宫鲁鸣话锋一转,指出了问题的关键。他认为,篮球比赛不是静态的练习,对手的防守、自身的体力消耗、比赛的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投篮表现。许多球员在训练中准度很高,但一到高强度对抗中,命中率就急剧下降,这说明当前的训练方式与实战存在脱节。
“原地投篮还不够,必须得增加难度,”宫鲁鸣强调。他具体阐述了几点改进方向:首先,要在投篮训练中加入移动元素,模拟比赛中通过跑动、掩护接球就投的场景;其次,必须引入对抗训练,让队员在身体接触和防守压力下完成投篮,提升强投能力;此外,还要结合体能训练,在队员疲劳时进行投篮练习,模拟比赛末段的真实状态。
宫鲁鸣表示,教练组已经开始调整训练计划,设计更多结合战术跑位和对抗的综合投篮练习。他相信,只有通过这种更贴近实战、更具挑战性的训练,中国女篮的投篮能力才能不仅在数据上提升,更能在关键比赛中经受住考验,真正转化为得分优势。
最后,宫鲁鸣表达了对球队的信心。他认为中国女篮的队员们有强烈的求胜欲望和学习能力,能够适应新的训练要求。他希望通过这种不断进化的训练方法,帮助球队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好成绩,实现新的突破。